重磅会议召开在即,五大公募首席,集体发声!
来源:中国基金报记者李树超方丽张玲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国基金报采访了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中航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邓海清,博时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陈显顺等五位公募首席,他们围绕宏观经济政策、资本市场改革、财税改革等多个领域展开讨论,共同前瞻性解读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等热点话题。
姚余栋:完善资本市场的基本制度能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作用,推进金融强国建设,并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大局。
李湛:中国政府正借鉴中医中的“固本培元”理念,精准调理经济,改善中国经济的基础,长短结合、标本兼治打好政策“组合拳”,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魏凤春: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外资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邓海清:深化改革开放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和市场风险偏好,一些直接受益于改革的板块将获得青睐。
陈显顺:我国已经在新能源行业实现全球领先,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等有望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一、
从“固本培元”理解高质量发展逻辑
中国基金报:6月25日,李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表示,我们注重固本培元,增强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能力,长短结合、标本兼治打好政策“组合拳”,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两度强调“固本培元”。你觉得如何通过“固本培元”理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逻辑?
魏凤春:“固本培元”的本意是巩固根本、培养元气。在经济领域,特指加强经济的基础性建设,比如提升教育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基础设施、推动技术创新等,以此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抗风险能力。“固本培元”的目的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使科技创新基础更加牢固,更加有序。这些表述反映了中国政府对于经济工作的全面规划和长远考虑,强调了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的重要性,以及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环境中保持经济稳定和提升竞争力的决心。
姚余栋:“固本培元”本质上是要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中,坚定不移地夯实经济发展的根基。这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深化改革开放,加强教育,从而打造更透明、更可预期的经济环境,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邓海清:大国博弈,科技定乾坤。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是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新一轮科技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举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不仅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也可以摆脱“卡脖子”的风险,保证经济安全。
李湛:发展新质生产力、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固本培元”上下功夫。通过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确保工业与制造业对经济发挥拉动作用;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为经济持续复苏提供动力,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是打基础、利长远的政策导向。
陈显顺:“固本培元”不仅强调短期的经济恢复,更强调长远的经济发展基础。国内经济并非依靠大规模刺激手段追求短期增长,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对于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重心从重视速度转向重视质量,新质生产力是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聚焦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我国已经在新能源行业实现全球领先,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等有望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二、
货币政策有望继续保持稳健灵活
中国基金报:近日召开的陆家嘴论坛释放了政策新动向,央行行长潘功胜公布货币政策新框架,淡化数量目标,重提利率走廊。你如何看待下半年货币政策的趋势和走向?
魏凤春:预计下半年的货币政策将延续上半年的基调,采取更加灵活和精准的手段来调控市场。具体来看,第一,重价格、轻规模,央行可能会通过调整利率等价格工具,而不是单纯以量化宽松影响经济行为;第二,重视结构性工具,目的在于引导金融资源更多地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第三,平衡多方面因素,政策制定将兼顾短期经济增长需求与长期经济健康,同时在内部经济状况和外部风险之间寻找平衡点;第四,稳定物价预期,通过逆周期调节措施,稳定物价并提振市场信心,为经济平稳运行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邓海清:展望下半年,中国经济将延续温和复苏态势,通胀大概率温和上升,房地产行业筑底企稳。在此背景下,中国央行货币政策有望延续稳健的基调,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稳增长和宽财政提供助力。未来,随着欧美央行货币政策转向更加明确,尤其是美联储降息时点明晰后,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姚余栋:下半年货币政策有望继续保持稳健灵活,加大对居民部门支持。降房贷等举措或加快推出,以切实关注民生需求。降低房贷利率能减轻居民购房负担,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让更多人实现安居梦想。
李湛:不难看出,下半年货币政策将继续以稳健为主,央行有望进一步转向价格型调控,在助力规模稳定的更加考虑增长的效率和质量。往后看,央行或以政策利率中枢为操作目标,通过二级市场国债买卖等方式来调节市场流动性,将市场的短期利率稳定在政策利率附近,再配合利率走廊来引导市场形成远期利率。
陈显顺:“把握和处理好短期长期、稳增长防风险、内部外部三方面关系”或仍将是下半年央行货币政策的主旋律,操作上延续“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当前我国经济处于恢复之中,我们认为,货币政策或仍将维持宽松,呵护经济回升。币值稳定与防范金融风险也是货币政策的考量。当前海外利率保持高位,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压力,但预计货币政策或仍将以内为主,兼顾外部均衡,防范汇率超调。
三、
消费税改革成关注重点
将给经济社会带来积极影响
中国基金报:今年年初财政预算案中对于财税体制改革的表述明确为“谋划消费税改革和完善增值税制度”。三中全会来临之际,重磅会议召开在即,五大公募首席,集体发声!在多家机构研报中,消费税成为财税体制改革的关注重点。你如何看待消费税改革的影响?
姚余栋:从地方政府角度看,扩大征税范围、后移征税环节及逐步下划创收,有望为地方带来更稳定的财政收入,从而有更多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一些地区可以利用增加的资金改善交通设施,促进商业流通。从长远看,地方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消费环境的优化,有望进一步提振消费倾向,形成消费、投资的正向循环。消费税改革有助于平衡贫富差距,促进地方和总体经济发展。
李湛:2023年,国内消费税占比为8.1%,已经超过个人所得税,成为第三大税种。目前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只针对一些特定消费品征收,例如奢侈品、烟、油、车、酒等,收入归中央所有。消费税改革一是补充地方财力、扩大税基与提高税收征管能力;二是在区域上产生对地方财力的再分配;三是引导地方改善消费环境,有助于地方政府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刺激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内循环。
魏凤春:消费税作为今年三中全会财税体制改革的关注重点,其调整和改革将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一定影响。包括促进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消费、投资正向循环;有助于优化税负结构,减少生产环节的税收负担,有助于促进资源配置优化和经济结构调整。
邓海清:消费税有望激励地方政府进一步开展“抢人大战”,从而扩大税基。从具体举措上看,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完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落户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增加对人才的吸引力。
四、
积极政策不断释放
中国基金报:针对资本市场,新“国九条”指明资本市场改革方向,证监会近期公布了科创板改革八条措施,抓紧研究谋划资本市场改革一揽子举措。你如何看待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哪些投资方向值得关注?
李湛:一方面,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科技产业的能力将会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资本市场对政策本身的预期也会更具指引性。我国正在构建“1 N”资本市场政策体系,根据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新“国九条”便是1,“N”则为包括“科创板改革八条措施”在内的若干配套制度规则。
在预期政策利好的背景下,资本市场风险偏好通常会回升,股市表现趋于积极,特别是成长型板块表现相对占优。
魏凤春:新“国九条”和证监会公布的科创板改革措施是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对资本市场将产生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提升资本市场效率,改善上市公司质量。
国家重大会议对基础市场的影响主要源于会议决定的政策措施对市场信心和预期的影响,从而导致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发生变化。如果政策措施被视为有利于经济增长和市场发展,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可能会增加,推动成长板块表现占优。投资者可以关注与科技创新相关的领域,如能源安全、数字经济等,也可以关注财税体制改革对消费行业的影响。
姚余栋:对资本市场而言,下一阶段的重点在于维持自身高质量发展。完善资本市场的基本制度能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作用,推进金融强国建设,并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
国家重大会议中通常会涵盖对整体经济的预测,对不同行业的下一阶段展望以及对未来重点政策的揭示。A股在短期内交易情绪会得到明显改善。
邓海清:深化改革开放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和市场风险偏好,一些直接受益于改革的板块将获青睐。我国在医保、社保方面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下一个要啃的“硬骨头”就是“房保”改革。三中全会值得关注的一个重点是住房保障领域的相关改革,针对房地产“城乡融合发展等体制机制”的改革可能会带来房地产市场的新一轮行情。
陈显顺:从风格层面看,会议前后市场风格出现价值到成长的切换概率较高,会议结束后两个月,关注TMT。交易方面,建议关注新质生产力相关、政策有望催化的领域。
五、
积极吸引外资做大发展“蛋糕”
中国基金报:近期政策高度重视稳外资工作,相关政策频出。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多措并举稳外资。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看待外资对我国经济的作用?应该如何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并稳定外资信心?
魏凤春: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技术创新、扩大就业、促进贸易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外资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为稳定外资信心,政府可以加强对外资企业的服务和支持,建立更加透明、稳定和可预期的政策环境,确保政策的一贯性和稳定性,加强与外资企业的沟通和协商,及时回应外资企业的关切和需求,保护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
邓海清: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外资对我国经济的作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中国经济建设从“铺摊子”式的外延式增长进入到以创新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此时外资主要起到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质量、促进市场良性竞争的作用。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并稳定外资信心,需要坚持竞争中性原则,对不同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保护外资合法利益,简化外资投资审批流程,并将相关法律规定制度化、透明化,打造良好的市场化营商环境。
李湛:外商对中国经济的作用不可忽视,引进外资的同时还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并通过上下游产业链的带动,促进国内产业的升级和技术进步。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投资经营便利化服务,以及拓展市场开放的深度与广度,吸引更多外资进入新兴领域,一起做大“蛋糕”。
陈显顺:外资是推动我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今年关于更大程度吸引外资和利用外资的政策持续出台,反映我国对外资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需要借鉴世界上先进的发展经验,吸引外资具有重要意义。在稳定外资信心方面,要持续推进对外开放并保持开放政策长期稳定。具体而言,可采取扩大市场准入、优化公平竞争环境、畅通创新要素流动等措施,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巩固外资在华发展信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